關于房地產,先要了解幾個基本的經濟知識:
1、房產屬于資產,用于購買房產的支出屬于資產性支出。
2、住房屬于一種服務,租金是房產提供服務的收入,也是居住服務的消費。居住消費是日常消費的組成部分。
3、房屋租金構成了房地產產業的產值,也就是GDP(國內生產總值)的產值。
4、個人收入包括勞動報酬、經營性收入、資產性收入、轉移凈收入。房屋租金的收入屬于資產性收入。房屋租金屬于資產性收入。
5、繳納完個人稅收后的個人收入被稱為可支配收入。
6、可支配收入減去日常消費和非經常性消費后,剩余的部分是個人收入盈余。個人收入盈余也是個人資產性支出的主要來源。日常消費屬于剛性支出,資產性支出作為個人收入盈余屬于彈性支出。資產性支出是個人財富積累的主要來源。
7、擁有住房的個人,購置了房產為自己提供居住服務。住房消費計入日常消費,租金收入(虛擬租金折算)計入資產性收入,消費與收入相互抵消,不產生現金交易。
8、出租房產的個人,通過購置的資產為他人提供居住服務,租金帶來的現金收入是日常消費減少的結果。
9、從社會的角度看,房地產業的產值是房租的收入(包括自有房屋租金折算和出租收入),對于個體來說自有住房與租房的消費體驗是不同的。自有住房的居住服務安全性、穩定性、私密性以及個性化的體驗,遠超過租房。因此,購買住房成為個人最重要的資產性支出。
10、在個人累積的資產性支出不足以提供全額支付購買房產的資產性支出時,銀行可以抵押房產的方式,為個人提供貸款服務。還房貸雖然也是一種資產性支出,但是在與銀行契約的約束下,換房貸的支出成為了剛性支出。
11、當房產貶值幅度較大,銀行存在收益風險時(房價低于銀行貸款),銀行會提前要求還貸;受個人收入、日常消費的影響,日常消費與還貸的剛性支出持續性高于個人收入時,借貸人無力還貸時,作為抵押物的房產會成為銀行的資產。上述兩種情況是借貸人在還貸期間所承受的風險。
12、風險控制是銀行為了保證本金和收益安全的一種機制,風險控制水平降低,可以增加貸款收入,同時也增加了貸款風險。對于個體房產貶值或者收入、消費造成還貸問題,銀行一般都可以應對,而出現群體性現象,超過了銀行風控能力時,就會導致一系列金融問題的出現。
13、房租和房產的價格屬于不同的財務類別,價格受供需的影響,變化趨勢沒有密切的相關性。
14、市場經濟理論主要集中供需關系與市場價格。市場規律不能超越自然規律。人口出生率的變化是自然規律的調節結果。人口出生率變化帶來的人口結構的變化,最終會影響到市場規律的調節能力。
15、工業化發展帶來城鎮化發展的同時,導致了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并最終導致人口老齡化和人口負增長,是人類社會現有生產能力所無法改變的趨勢。由此,對房產和房租價格只會產生負面的影響。